《易》之《泰》:“上下交而其志同 。译赏”其《否》曰:“上下不交而全国无邦 。亲政”盖上之情达于下,篇原下之情达于上,文翻上下一体 ,译赏所认为“泰” 。亲政下之情壅阏而不得上闻,篇原上下距离,文翻虽有国而无国矣,译赏所认为“否”也 。亲政
交则泰,篇原不交则否,文翻自古皆然,而不交之弊 ,未有如近世之甚者。君臣相见,止于视朝数刻;上下之间,章奏批答相关接,刑名法度相保持罢了。非独沿用故事,亦其地形使然 。何也?国家常朝于奉天门 ,未尝一日废,可谓勤矣 。然堂陛悬绝,威仪赫奕,御史纠仪,鸿胪举不如法 ,通政司引奏 ,上特视之 ,谢恩见辞,湍湍而退,上何曾治一事,下何曾进一言哉?此无他,地形悬绝 ,所谓堂上远于万里,虽欲言无由言也。
愚认为欲上下之交,莫若复古内朝之法 。盖周之时有三朝:库门之外为正朝,询谋大臣在焉;路门之外为治朝 ,日视朝在焉;路门之内为内朝 ,亦曰燕朝 。《玉藻》云 :“君日出而视朝 ,退视路寝听政 。” 盖视朝而见群臣,所以正上下之分;听政而视路寝 ,所以通远近之情 。汉制 :大司马、左右前后将军 、侍中 、散骑诸吏为中朝 ,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。唐皇城之北南三门曰承天,元正 、冬至受万国之朝贡,则御焉 ,盖古之外朝也 。其北曰太极门,其西曰太极殿,朔、望则坐而视朝